如今的互联网已成为世界正常运转的必备基础条件。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大量的网络安全问题开始出现,其惊人的破坏力造成了无数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它们就像潜伏在暗中的幽灵伺机而动,时刻威胁着网络空间的万事万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重点问题。
一、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亟需重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1 年 8月发布的第 48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超过 50% 的网民年龄在 40 岁以下,21% 的网民多为学生。青少年网民数量已经达到 1.58 亿人,且上网行为异常活跃。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大量学校将教学工作转移至线上,网课和各类在线教育的广泛使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的显著提升。城乡青少年的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也因此进一步弥合,即使是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互联网普及率也分别达到了 77.7% 和83.6%,整体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 94.9%。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而且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数字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首次接触互联网的年龄将会越来越小,在他们当中,有82.9% 的青少年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且大多数以手机设备为主。由于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网络使用技能偏低、手机游戏偏好明显、是非辨别能力较差、自控能力不足、容易跟风模仿等共性特点,在如此高普及率和高曝光率的网络环境下,如果青少年缺乏对于网络及网络安全的正确认知,且长时间脱离教师和父母的正确监管与引导,就极易遭遇到来自网络空间的不法侵害,或是养成如沉迷网络等有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习惯,这对青少年日后的个人成长以及国家长远的进步都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利用网络对青少年造成不良侵害并酿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见不鲜,例如教唆青少年参与自杀与自残的“蓝鲸游戏”事件,多直播平台发生的引诱青少年打赏主播事件,诱骗青少年信奉拜金主义进行校园裸贷事件,以及宣扬校园暴力、展示各种含有吸毒和违禁品的宣传内容、炫耀个人财富和家庭背景制造人为对立情绪、涉及人肉搜索及网络暴力、歪曲传统文化与历史人物、宣扬邪教与封建迷信、提供淫秽色情内容、美化侵略者或殖民统治等对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恶性事件,一次次为社会敲响了警钟。
二、国内外都在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纵观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作为战略举措之一,并出台许多持续加强对本国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与教育的举措。欧盟及其多个成员国将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作为网络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对社会整体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的重要作用。《奥地利国家 ICT 安全战略》提出“在学校低年级开展关于 ICT 、ICT 安全和媒体技术的教育培训,并为所有学生开展强制性的 ICT 培训项目”的战略举措。《荷兰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第二版)将“具备充分的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为学生建立一个网络安全平台”的行动部署。我国在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上也付出了大量努力。除相继出台的《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网络保护”设立了多条内容,包括信息内容风险、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网络游戏沉迷风险、网络欺凌风险保护等。这些内容明确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注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提升,以及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保障,规定了网信、新闻出版、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对与未成年人上网密切相关、可以对其上网行为进行监督管理机构人员的责任义务作出了规定。2020 年 9 月 28 日,教育部在《关于印发 <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 的通知》中明确,将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细化到了大、中、小学各阶段的完整国民教育序列中,并对每一个学龄阶段的青少年应当掌握哪些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详细的要求。
三、树立起网络安全文化的高度自信
在实际生活中,仍然还有一些人认为网络安全是国家的事,距离自己还很遥远,部分地方也仍然存在着对网络安全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的客观情况,究其根源是因为我国网络安全文化建设还不完善。文化是一个民族信仰的根基,而信仰则是一个民族灵魂的依靠。当文化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就是精神动力、吸引力一类的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一类的硬实力。所以,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传承的血脉,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具体象征与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面对高速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既要面对方兴未艾的网络空间全球化竞争,又要时刻提防层出不穷的网络安全威胁。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能成为我们自强不息的源动力。所以,我们不单需要创造属于自身的网络安全文化,更需要树立起网络安全文化的高度自信。对网络安全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要抽丝剥茧,将其最柔软也最本真的部分展现出来,再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理念和人文思想与之巧妙融合,以实事求是和严谨科学的态度,引导人们正确理解和认知网络安全内涵,并清楚明辨其与自身的密切关系。由此,促使网络安全从一个抽象的学科领域升华为一种更具普适性的、便于大众理解和传播的思想文化,进而逐渐获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认同与信任,最终成为能够对人们日常生活与判断标准起到积极影响作用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准则,使我们对自己的网络安全文化充满自信,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整体提升。
四、网络安全文化教育从青少年做起
网络安全文化教育最需要的是从娃娃抓起,因为这不仅符合教育的正常规律,也是保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社会的有识之士共同行动起来,通过进行深入的走访、调研和讨论,因地制宜地配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认真设计与实践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文化教育类活动,从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持续改进。
(一)开展多样化的日常青少年网络安全文化教育活动
这类活动需要 设计得生动有趣,可引入主题讲座、情景模拟、现场参观等教学手段,配合各类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虚拟现实技术、电子沙盘等,为青少年创建身临其境的高沉浸感学习氛围,并有效提高学习参与度。教学活动切忌照本宣科,要紧贴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事件,充分引发青少年的共鸣,使青少年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为青少年能够轻松和正确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与理念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价值观。
(二)丰富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宣传渠道
除了日常的教育活动外,应多出版符合青少年各年龄阶层的网络安全读物,以及使用新自媒体手段传播网络安全内容,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青少年现阶段主要关注和喜好的传播媒介与接收信息的方式,如哔哩哔哩、抖音、热门主播等。
(三)举行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和创新竞赛
每一个人的兴趣与特长都是不尽相同的。青少年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其中不乏大量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有着浓厚兴趣或具有很高天赋的学生。对这部分青少年,除了正常网络安全文化熏陶外,应当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在顺利完成自身学业的前提下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对相关学科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最顶尖的“黑客”,往往就是这样孕育而生的。通过上述各种多样化的教育和宣传手段,可以起到火炬的作用,以此来点燃广大青少年心中一座座网络安全文化的烽火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烽火传信一日千里。这一座座烽火台各具特色,他们不但能点亮自己,更能照亮身边的师长、亲人和伙伴。优秀的文化教育与传承不单是修身的关键,更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在青少年仍处于求知欲旺盛之时,为他们的心中播下一枚网络空间安全意识的种子,再以优渥的网络安全文化土壤予以覆盖,那么只需静待时日,这枚种子定能在山水之间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我们一定能看到在一片清朗的网络天空下,一批网络安全的国之栋梁昂首走向未来。
文│上海交通大学 李建华